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3-04 09:28:50
记者昨天(3日)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我国持续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截至目前,已经投入900亿元资金,带动150多万农村脱贫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有收入。以工代赈是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项扶持政策。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陆续印发实施了《全国“十四五”以工代赈工作方案》等多个政策文件,有力保障了以工代赈政策实施。
“十四五”以来,我国围绕农村生产生活、交通、水利、文化旅游、林业草原基础设施等五大领域,累计投入900亿元实施以工代赈政策,其中,中央以工代赈专项投资110亿元,各地方同步投入各类资金790亿元。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大约1.4万个,共带动超过150万农村脱贫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通过“以工代训”、岗前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技能培训40万人次。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司长 童章舜: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政策,不仅让因疫情无法外出的农民工在家门口有活干、有收入,还提升了脱贫群众就业能力和水平,激发了他们依靠自身劳动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加快下达2022年以工代赈中央投资计划,紧盯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精准指导各地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见效,切实做好群众务工组织和劳务报酬发放工作,最大程度发挥以工代赈政策“赈”的作用。
中国的防疫政策保障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
【蔬菜大数据】基于蔬菜工厂化视角的我国蔬菜浅析
甘肃泾川县举办2022年农机购置补贴暨报废更新政策培训会
宁江区新能源乡村振兴项目即将投入使用
甘肃:守好防范风险“责任田” 打好政策措施“组合拳”
提高政策精准度有效性 我国普惠金融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
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储气库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