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经济日报 2023-06-06 14:42:58
长三角三省一市共绘一张图、同织一个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
长三角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是一片河湖密布、地势平整、自然条件优越的三角洲平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发展优势,使这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现在,这片占比不到全国4%的土地,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长三角三省一市共绘一张图、同织一个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
产业协同,夯实一体化根基
长三角产业基础牢固,制造业覆盖全部31个大类,发展快而稳。今年一季度,沪苏浙皖生产总值总和逼近7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持续提升,超过24%,“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战略定位更加清晰。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按照集群化发展方向,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记者在江苏采访,沿长江一路向东,镇江高新区半导体及通信产业园已形成半导体芯片设计—封装测试—产品应用的小型生态产业链;位于无锡的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聚焦物联网产业、元宇宙产业、光子产业,已形成百亿产值先进产业集群;南通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产出了“希望六号”“天鲲号”等大批“首制、首艘、首台、首套”……大大小小先进产业集群在长江两岸布点落子,工信部此前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长三角地区占四成。
借助产业链供应链,立足一地,辐射长三角及更大范围,成为诸多企业投资布局的自觉选择。
“江苏着力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江苏省委研究室副主任焦建磊分析。
在江苏,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智改数转工作,2万家企业接受智改数转免费咨询诊断服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11%,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1.3万亿元。
各地自有核心产业与优势集群,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则是整合共建——整合碎片化模式,集聚优质资源,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固链强链已然成为长三角城市的共同行动。
2021年,在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大产业链联盟揭牌。2022年,沪苏浙皖有关部门共同商定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共同实施一批跨区域重大项目和重点合作事项。
长三角多个相邻城市发挥比较优势、突破区域壁垒、共同打造先进产业集群。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共同打造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泰州市、连云港市、无锡市共同打造生物医药集群,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共同打造高端纺织集群等,谋求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拉长长板。
共性与个性、集聚与辐射、竞争与合作,越来越多集群共振,长三角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优势也不断提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是长三角地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们在无细胞蛋白质合成领域的产业化、规模化上已在全球领先。”在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CEO郭敏指着一个装着无细胞合成人血红蛋白的小瓶子对记者介绍。
无细胞合成人血红蛋白,通俗地说就是“人造血”。几十年来,“人造血”难以量产一直是困扰国内外的难题。在长三角,康码公司建成了全球最大体外合成蛋白质工厂——160吨级D2P蛋白质工厂生产基地,产能是国外同类头部企业的200倍,成为世界上无细胞体外合成蛋白质产能最大的工厂。
为产业集群发展厚培土壤,在政策、技术、服务上提供保障和扶持,是长三角各地的主动意识。镇江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刘凯介绍,“我们搭建了区域内产业协作和产品、服务供需平台,从企业人力资源、产业链上下游、扩产能等方面进行服务,整合推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目前已解决企业各项诉求200余项,平均解决时限3天”。
生物医药是长三角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首席科学家陈炳良谈及长三角发展优势时表示:“这里政府透明度高,政策扶持力度强,产业联合创新研发氛围好。”成立于2011年的信达生物已建立35个布局全球的高价值管线,8个产品已经获批上市。“我们坚持走全球化道路,长三角为我们提供了一方热土。”陈炳良说。
数字赋能,提高一体化能效
长三角地区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字贸易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有统计显示,2020年,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10.83万亿元,占全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约28%。处在数字经济发展新的机遇期,如何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更好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必答题。
作为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数字新基建已经像水、电、公路一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备要素,为产业格局、经济发展、社会生态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长三角三省一市积极构建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长三角地区全面布局5G基站网络,增强机场、地铁、码头等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深度,增大偏远地区及城市住宅区地下空间5G网络覆盖广度,2023年力争全年新增5G基站10.2万个,累计建成5G基站60.2万个。
5G技术的普及应用所带来的是产业效能的提升。在中兴通讯南京滨江基地,经过5G全连接改造后,生产车间实现了产品不落地、端到端的柔性化和自动化生产运输,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中兴通讯副总裁周建峰说,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对比2020年,基站产品单位人时产出提升113%,物流周转效率提升50%,交货周期缩短48%。
同时,长三角地区积极推进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开通合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升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的运营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云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协同部署,联合部署卫星信息基础设施、地面信息港建设。协力推进“北斗+”融合应用,推动北斗产业基地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搭建起的一条条“信息高速公路”已经连成覆盖长三角区域信息互联互通的“一张网”,一个互联互通的“数三角”渐行渐近。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长三角地区占据2个,分别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的目标定位是,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
安徽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肩负着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双核节点、中部地区核心节点和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重任,并由此带动芜湖市汽车产业、低空经济、健康大数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芜湖市计划到今年年底在建的机架数达到10万架,到2025年达到60万架,到2030年达到100万架。力争在未来5年数据中心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坚说。
数字化如何赋能产业发展?坐在办公室里,轻点鼠标就可以精准操控数百米外的采煤机,实现“一键挖煤”,既安全又高效;通过远程医疗,医生在几百公里外就可以为病人完成高难度手术……围绕网络通信、新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的紫金山科技城,目前已孵化培育出1000多家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相关联的企业。
跨境贸易也在分享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机遇。在上海国际数据港,跨境数科总经理李晶对记者说,他们通过多维度、多模型、多算法、智能交叉的综合校对,自动发现和剔除错误和虚假信息。以前人工核验跨境贸易的真实性,每人每个月只能核验数千单,如今,借助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每月可自动核验上千万单。
数字化所带来的深刻变革正在长三角开枝散叶。上海计划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数字化转型比例不低于80%;浙江省从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产业大脑”赋能中小企业、以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中小企业提升等方面,开展产业链全要素数字化转型。
制度创新,打通一体化堵点
“荡”在长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指浅水湖。过去,“荡”是天然阻隔,把人们限定在不同方向。元荡就是上海青浦与江苏吴江之间的一个“隔阂”。如今,沪苏两地不仅整治23公里多岸线,而且修建起互通相连的慢行桥和公路桥。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副部长刘伟带着记者走上元荡慢行桥,从上海这边一直走了500多米,便到了江苏吴江。他津津乐道的不仅是湖中的风景,还有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以前要在省市交界地带建桥,需要逐级上报,省市之间协调。”刘伟说,来来回回多花时间不说,光是公章至少得盖五六个。现在,他指给记者看,跨域项目水务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上,只有简单的两个公章。“政府部门事先沟通协调,确定一个部门面对建设单位,这既让建设者少跑腿,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共谋一个项目,共建一批机制,共绘一张蓝图,共商一套标准,共推一个计划,共管一个运维,涌现出一批可复制的制度性成果。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2019年11月成立,定位之一就是打造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介绍,3年多来,示范区已形成112项具有开创性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他们的制度创新重点领域被概括为“8+N”。“8”即在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信用管理8个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一体化制度安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集成,高起点扩大开放;“N”则包括探索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方法、推进示范区共同富裕路径等领域制度创新。
5月22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五届科技成果拍卖会落槌,累计成交额再创新高至109.68亿元;5月30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租投联盟在上海松江成立,创新构建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18年,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和安徽宣城、芜湖、合肥九地,携手共建3.0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5年来,G60科创走廊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打造更加紧密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加速迈向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创新策源地。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苏皖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沪苏浙皖携手耕种一块块“试验田”,加大协同创新探索力度,为一体化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持续放大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区域联动,增强一体化动能
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着力点。三省一市跨区域联动,是提升长三角一体化水平的重要动力。
交通联通是跨区域联动的基础。长三角绿色发展一体化示范区在空间布局上有“两轴”的说法,“两轴”就是沿沪渝高速和通苏嘉高速的两条创新功能轴。这两条高速形成十字形骨架,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就着力构建“十字走廊引领、空间复合渗透、人文创新融合、立体网络支撑”的功能布局。
记者由无锡前往南通,经过11公里长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这条大桥不仅创造了三项世界第一,更拉近了南通与上海的距离。近几年,南通已经建成运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苏通大桥、崇启大桥,2022年一年就开工了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通沪(北沿江)通道3个过江通道。“八龙过江”的新格局正在南通形成。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曹晓见感触颇多。他说,交通建设让南通“好通”。过去人们称“江北江南”,现在讲“桥北桥南”;以前介绍南通“靠江靠海”,如今是“江海联通”;南通曾经缺铁少铁(路),现在则是铁路枢纽。交通让南通更好融入长三角。曹晓见说,南通现在是“北上海、新苏南”。
密集的交通线拉近了长三角时空距离,政务联通则为跨区域联动提供新动力。“一网通办”是上海政务服务的创新之举。如今,这项服务已经延伸到长三角各个地方。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任邵军介绍,他们会同苏浙皖三省共同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累计上线148项服务,全程网办超过642.63万件,实现37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电子亮证超过1430.19万次。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正在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民生建设一体化进程让更多百姓受益。沪苏浙皖探索推进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截至去年底,已覆盖长三角41个城市1.5万余家医疗机构,累计结算1300余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近36亿元;协同立法支持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轨道交通“一码通行”已实现长三角10个城市乘客轨道交通扫码便捷通行,累计异地乘车近1500万人次……
在无锡新吴区,记者采访了上海瑞金医院无锡分院。这家医院不仅填补了区域高端医疗的空白,也促进了锡沪两地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联动。做了多年儿科医生的邵洁担任这家医院的院长,她用两句话概括分院与瑞金医院的关系:垂直化管理,同质化医疗。
垂直化管理体现在与瑞金医院同样管理,科室由瑞金医院直接调配,同样的运营思路,设备也由瑞金医院招标采购,可以降低价格。“最重要的是同质化医疗。”邵洁说,这是老百姓最需要的。上海的医生轮流到分院来出诊,分院的治疗方案也由瑞金医院制定,“无锡的医保,看上海的医生”。
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长三角一体化的华彩乐章正在这片绿色为底的土地上炫丽地铺展开来。四通八达的高铁,满眼绿色的风景,透着江南秀色的美丽乡村,其乐融融的城市社区,展示出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也在标注着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新“高度”。(经济日报记者 魏永刚 常 理 曾诗阳 崔国强)
普通的小山村 不普通的振兴路 ——关于安庆市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
RCEP全面生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聚力林果经济 河南泌阳蓄势乡村振兴“洼地”打造“聚宝盆”
加强长三角文旅产业联动 兴安盟来沪发出邀请
加快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安徽用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底色(高质量发展调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