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3-03-24 09:34:00
这是习近平主席连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10年前,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的首访地,也是俄罗斯。
那次访问中,论及时代的风云变幻,习近平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们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相信,源自哪里?中俄关系,正是观察的坐标。
十年之间,作为“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中俄实现了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升级和深化。
这次访问,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
中俄互为彼此最大邻国,同俄罗斯巩固和发展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符合历史逻辑,是中方的战略抉择,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
△中俄元首共同会见记者
中俄友好,为何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又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理解这些,首先要认清的一个问题就是:
为什么中俄关系,坚如磐石?
理解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可以看现场的一个细节:
这次会见,普京总统专门在克里姆林宫的乔治大厅为习近平主席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行前,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都在对方媒体上发表了署名文章。文章中,两人默契地提到了过去十年交往的经历。
||习近平主席:10年来,我8次到访俄罗斯,每次都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同普京总统一道开启了中俄关系新篇章。
||普京总统:我与习近平主席会见会谈40次,总会找出时间和机会在各种正式场合或以“不打领带”的非正式方式进行交流。
默契折射出的,是中俄关系发展到今天,背后清晰的历史逻辑和内生动力。
此访期间,我们车队途经之处,很多俄罗斯民众自发挥手致意,让我深切感到中俄关系具有深厚民意基础。
中俄友好,根植于两国人民需要,也根植于中俄人民都无比相信和尊重各自的道路。这,是中俄关系理直气壮的基础。
走好自己的路,也能更好发挥各自的优点,互相借鉴。这次会晤中,还有个细节,普京感叹,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世界都由衷产生了兴趣,我们有点羡慕中国。
彼此对道路的自信,成就了中俄合作的逆势增长。
尽管过去几年有疫情,但去年,中俄两国贸易额增长29.3%,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要放到十年的维度看,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比十年前增长了116%。
中俄关系,也拓展出了别人不可能有的发展空间。
这其中,尤以能源和高新技术合作最为瞩目。我们看到,俄罗斯专家在中国参与建设新的核电站机组,两国还一起探索太空技术。
△中俄首座跨界河公路桥2022年6月10日正式通车
十年前,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在莫斯科发表演讲时提到这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此后,在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习近平主席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被写入了联合国决议。
这一理念,引发了普京总统的共鸣。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是人,关键在人的发展。普京总统曾引用自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讲述俄罗斯国家发展的目标:
什么最重要?中国国家主席怎样讲的?——提高人民生活。达成目的可以有多种方式,但目标是共同的。在俄罗斯,除了提高我们公民的生活水平,我们不可能有第二个目标。
中俄领导人对国之大者的念兹在兹,目标一致、理念相通,引领两国迅速实现了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紧密对接。
共同理念,在成就中俄人民的美好生活,也成就了中俄大国相处的典范。
为什么同样是大国,中俄合作就能跳出零和博弈的思维?
此次访问,中俄关系继续深化。两国元首签署了两份联合声明,明确将在8个重点方向开展双边经济合作,还签署了媒体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然而,说起中俄关系,某些“有心人”却好像抓住了什么把柄,总想着往自己“小圈子”的逻辑上去理解。
但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一些国家眼中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中俄恰恰走出了一条大国相处的新道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这也是中俄作为国际关系新范式的典范所在。
相比于习惯在大会上开小会、放大对立冲突的美国,中俄,有大事儿,就会保持沟通协调,推动世界各国达成重要共识。
刚刚世纪和解的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其实在最近两年,刚刚成为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和对话伙伴国。而中俄,都是上合的重要成员国。
△2022年9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在撒马尔罕上合组织峰会上发表讲话
更早之前,上合组织首次扩容,就破天荒地让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宿敌”走到了一起。印巴加入上合组织后,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写入上合组织联合声明。
上合组织的扩员,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底色和吸引力。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去年上合组织峰会前夕,甚至出现了“一系列国家排队希望加入该组织”的盛况。
一次次扩容,显示的正是中俄所引领的国际关系新范式影响力的裂变。
未来,世界将要走向何处,中俄已经开拓了另一条大路。
习近平主席去俄罗斯之前,刚刚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他说道: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
而不久前,普京总统在向联邦会议发表国情咨文时表达了相近的主张,“俄罗斯的立场是,不能划分‘文明国家’和其他国家。我们反对任何排他性”。
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加入中俄所在的上合、金砖,大家愿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他国构建关系,而不愿意成为某个国家发号施令的对象或跟随者。
中俄在一起,就是坚定捍卫国际公义,让霸权霸凌霸道空间越来越小。
对于当今世界危机的解决,中俄关系的新范式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对这个问题,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上的行动和立场就是最好的说明。
此次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一份重要的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中,中俄强调,通过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
而就在习近平主席本次出访前,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电话。
通话中,库列巴有一句话格外值得注意:中方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体现了推动停火止战的诚意。
显而易见,对俄乌双方来说,都有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意愿。双方目前僵持不下,缺少的是一张谈判桌。
这一点,中国看得格外清楚。中国,也成了主要大国中唯一一个系统提出政治解决乌危机立场的国家。
2月24日,乌克兰危机升级一周年之际,中方应时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这份文件,受到了俄乌两个当事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评价。
理解这份文件,关键词就是平衡。
乌克兰危机,很复杂,有当事方,有始作俑者,发生在欧洲,波及了全世界。如果用劝架比喻,这么复杂的局面,如果像美国一样,只考虑一方安全,只会军援拱火,只会越劝越乱,相反,只有找到最大公约数,才有破局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再看中方12条建议,会发现,中方的提议,呼应了各方关切,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及世界爱好和平的声音。
我们不是危机的制造者,不是危机的当事方,更不是延宕冲突的幕后推手。但作为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愿意为世界美好注入希望。
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发挥建设性作用,这是中国面对世界的冲突的站位与角色。这样的角色,越来越受世界瞩目。基辛格都评价:
中国以“和平缔造者”的角色改变了国际外交的职权范围,并朝着成为创建世界秩序的参与者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有人在进步,有人却在退步。
就在中俄领导人会晤之际,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接受美媒采访时声称,如果中俄会晤发表了某种形式的停火呼吁,那将是不可接受的。
面对这次和平之旅,美国显然着急了。
中俄,在一些国家不断煽风点火时,提供了一种让地区危机局势不再恶化升级的希望。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历史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但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十年之间,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再到全球文明倡议。随着中俄关系不断走向深入,首提于俄罗斯的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在越加丰富。
中俄两国,也成为这些理念最坚实的践行者。
中俄,也始终会是让世界更加美好的正向力量。
新华社评论员:携手同行天下大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发展进步指引前进方向
世界水日,台湾正在遭遇比“百年大旱”更为严峻的缺水
彭丽媛向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发表书面致辞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写在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之际
世界如何透过中国两会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