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村兴旺背后的“生态密码”

来源: 农民日报 2024-10-22 15:13:10

“在抖音上刷到白水村,发现不仅萝卜公社和网红河有名,葡萄也很好吃,还有古桥更有特色,就想带孩子来看看,果然不虚此行。”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高桥镇白水村又是人来人往,从市区驾车过来的陈女士正在白水村葡萄园里和朋友们一起体验采摘之乐。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春秋季节,来白水村吃、住、游的人都不少。“以前,我们村一穷二白,到处是荒山荒地。村民收入大都只能养家糊口,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现在的人均收入超过2万多元,集体收入更是翻了好几倍。”白水村党支部书记黄彪彪说。

白水村位于幕阜山南麓高桥河畔,每逢多雨季节,河水溢过河道,漫向田畈,在氤氲的空气中,畈上白茫茫一片,故名白水畈。这里生态资源丰富,山、水、田、村相间错落。近年来,白水村全力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打通了白水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白水村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蝶变”。

变化之初始于萝卜。白水村独特的沙瓤土质,使得所产萝卜个大、皮白、脆嫩、味甜,从清朝的“贡品”到今天,一直享有盛誉。无奈,交通、信息闭塞,曾几何时,满村萝卜几分钱一斤没人要,烂在地里成肥料。

当地党委政府打出“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生态牌,在白水村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康养旅游、文旅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又称“萝卜公社”。他们挖掘地标产品“白水畈萝卜”的历史文化内涵,一栋栋白墙黛瓦的鄂南民居,“变身”仙萝民宿文化展厅、萝卜乡学院、萝卜科普馆、萝卜酒店……

萝卜公社一景。

种萝卜、卖萝卜、拔萝卜体验、吃萝卜宴、萝卜深加工,一系列围绕萝卜的产业次第铺展,销售从电话营销变为电商平台为主;方式由上门收购变为上门采摘;主体由农民自耕自种变成市民认筹的“菜园”。“白水畈萝卜”火爆出圈。“之前0.4元/斤还无人要,现在2元/斤不愁销。”萝卜种植大户李建军种了200多亩萝卜,近几年几乎年年丰收。

为最大限度地激发绿水青山的无限价值,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白水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企业和外乡能人,打造全链生态产业体系,从第一产业的种植,到第二产业的萝卜干、萝卜皮、萝卜脆、辣萝卜等产品加工生产,直到第三产业的休闲采摘、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地全面布局。

依托萝卜公社客流量优势,白水村又引进合作社种植了200亩葡萄,试种约5亩的草莓大棚,引入能人开展50亩稻鱼共生种植养殖。今年盛夏,200亩阳光玫瑰迎来采摘季。“这里气候好,沙壤土利于根系呼吸,生长出的葡萄不仅品相好,甜度适中,且口感佳,倍受游客青睐。”葡萄基地负责人周凯介绍,果园平均亩产达5000斤以上,销售渠道三分之一来自游客采摘,另三分之二主要对接城区各大超市,供不应求,“按每斤10—15元的计算,收入十分可观。”

好生态不仅带“火”了萝卜、葡萄等农副产品,也带“红”了村庄。如今的白水村,一户一特色、一院一文化,水绕山环,环境优美。据不完全统计,自“萝卜公社”建成运营以来,截至目前,白水村已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单日最高峰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农区成了景区,我们既有了种田收入,也有了打工收入!”景区负责绿化的村民魏再兵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村里有50多人在景区工作,每月工资3800元,休8天假,还有五险和季度奖、绩效奖。长年在外打工的刘锦霞三姐弟,回乡办起农家乐,最多一天接待58桌游客。

作者:胡剑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