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羊城晚报 2022-04-18 10:01:12
本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海南五指山脚下的水满乡毛纳村时指出,乡村振兴工作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做,首先要巩固脱贫成果,巩固住再往前走,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作为实现共同富裕以及解决“三农”这一根本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乡村振兴关联着我国广大农村区域的未来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景观是继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摆在我国战略层面的紧迫性任务。
自2005年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理论”)以来,“两山理论”便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完善。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两山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文明的双向互动与融合创新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动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以“绿水青山”为基底,以“金山银山”为远景,在统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二者辩证关系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国绿色发展的新战略,也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尤其是海南省的成功实践,更让我们看到“两山理论”,对于引领乡村振兴的重大作用。
因此,必须坚持以“两山理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做到“过去身在宝山空手而归,现在身在宝山硕果累累”。
一 在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中激发乡村的生态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这与“两山理论”的发展理念一脉相承,其中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是从经济维度上对“两山理论”的阐释。它强调将环境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有机结合统一起来,既重视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动能,解放生产力,用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同时又强调用金山银山来更好地保护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振兴乡村首先就要振兴产业,发展生产力。然而,发展生产力,并非意味着一味强调经济效益的增长。“两山理论”强调“环境就是生产力”,将“美丽乡村”的怡情风景转变为生动的“生产场景”,共筑更为美好的生活图景。乡村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资源,生态产业化就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将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不断提高生态优势的资产化能力和增值能力,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乡村进行生态产业化应因地制宜探索绿色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乡村生态产业,例如发展生态农业,“做大做强有机农产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不断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精美工艺品;发展生态服务业,特别是生态与旅游业的结合,充分发挥当地的生态优势,培育一批乡村旅游景区,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乡村振兴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金山银山”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绿水青山”是乡村振兴的价值理念。“绿水青山”不仅关乎着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基础。产业生态化就是强调在创造“金山银山”的同时,更要“绿水青山”,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产业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特定空间区域的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耦合优化。乡村进行产业生态化,就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环境保护的优先性,形成绿色、循环的生产方式,坚持以经济发展的成果,反哺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在利用生态环境打造绿色产业的同时,要加大力度投入保护生态环境中,实现发展和环保的有机统一,互促互进。
二 在完善保护制度和责任机制中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
以“两山理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将“两山”理念,融入于乡村治理的全过程之中。一方面,乡村治理要以“两山理论”作为指导,在治理过程中,严格突出“绿水青山”的优先地位,同时完善向“金山银山”转变的成果转化机制。另一方面,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要通过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将“两山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并使其常态化、制度化。
首先,要完善保护制度,强化“两山理论”的顶层设计,推动乡村生态治理的制度化。绿水青山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与乡土文明复兴的沃土,只有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绿色化”。一方面,要构建生态监督制度,搭建好生态监督网络,对乡村生态保护区进行有效监督和严格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的红线,严格控制好污染源的排放强度和资源开发力度;另一方面,要完善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加大投入乡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其次,要完善责任机制,促进“两山理论”的有效落实,推动乡村生态治理的常态化。坚持不断完善责任机制,强化乡村治理工作主体的责任意识和制度意识,激起乡村治理主体自治能力和创新活力,自觉将“两山理论”贯彻于乡村的治理之中,并形成长效的内生动力机制,使乡村生态治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个人层面,实现从理论认识到具体落实,从软约束到硬要求的转变。
为此,一是构建明确清晰的乡村生态治理责任清单体系。从主体人员、内容性质等方面,制定乡村生态治理工作的责任清单,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将乡村治理主体的具体行为明确化、清晰化,以制度化的方式将乡村工作主体责任的实践衡量指标确定化、公开化,从而明确每一个工作主体的具体职责及任务指标,避免责任的窄化、泛化。二是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乡村治理工作队伍。乡村治理工作并非单打独斗,需要多方协调、通力合作才能胜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为此在打造高质量队伍的基础上,要科学划分每一个工作主体的责任边界,明确每一个工作主体的责任分工,加强工作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减少责任分工的交叉地带,构建立体化的分工格局,避免工作的虚化、模糊化。
三 在转变思维方式和发展乡村文化中促进乡村思想观念现代化
乡村思想观念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两山理论”不仅作为一种战略思维,勾勒着乡村振兴发展的未来图式,更是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价值观念,是重构乡村振兴的思想体系之基。以“两山理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不仅仅表现为产业转型、创造财富的物质层面,更表现为对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化,以及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精神层面,不断激发村民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实现生活“如画”的过程中,积极投身于对“入画”的探索,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方面,要转化思维方式,实现从“经济人”到“生态人”的转变。“经济人”作为一种市场主体的人格特质,主张追求个人利益的逐利行为。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经济人”的思维方式,深深影响着乡村的发展模式。在“经济人”的逐利本性下,个人、企业乃至政府等乡村治理主体,会出现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出现资源开发过度、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两山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互促互进,主张以“生态人”的思维方式,看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要求要坚守生态正义,保护自然与爱护自然,强调一种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此,乡村主体要及时转化思维方式,树立绿色的发展理念、认知理念和消费理念,实现从“经济人”到“生态人”的身份转变。
另一方面,要发展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两山理论”与乡村文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乡村的“绿水青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乡村文化的鲜活存储器,具有乡土风情的独特基因,能够勾起人们心中那份乡土情感、乡愁情绪。“美丽乡村”不仅是自然美景和生活图景,更是乡民精神故乡的回归地,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乡村文化及其相关产业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宝贵资源,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不仅激发了文化发展的“生态能量系统”,更极大释放了乡村的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因而,“两山理论”本身就是文化创意视域下乡村振兴的思想主线。发展乡村文化,首先,是要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充分汲取传统乡村文化有益成分的同时,需要从现代文明和文化转型的视域,积极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语境中凝练文化价值,提炼乡村精神,推动乡村文化的焕发与发展。其次,要大力扶持相关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作为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意味着乡村文化的精神价值到物质财富的转化,更凸显出乡村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是贯彻“两山理论”的实践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品形式,打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做强。
作者简介:林开蕾,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刘秦民,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重大研究专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广东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GD22ZDZ01-19)、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共建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课题编号:2019GZGJ44)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邓浩)